古典詩集。劉家謀著。《觀海集》長久以來並不見於臺灣,翁聖峯獲得咸豐戊午刊(1858)影本,捐予省文獻會,1997年出版標點本。《觀海集》是劉家謀在臺灣的詩歌隨筆,寫作時間始於道光29年(1849),止於咸豐2年(1852),在自然情境下寫出許多深富思想性、時代性特色的代表作。全書共185首,除第一卷27首是在大陸所作,其餘158首作品係與臺灣相關。透過《觀海集》可以更深刻地看見當時文人離鄉背景,遠渡重洋,內心世界如何自處,又如何面對外在的陌生世界。其所流露的心聲,可視為當時部分游宦文人如何看待臺灣的象徵。雖然《觀海集》部分的描寫主題也見於《海音詩》,但兩者寫作的時間、筆法各有不同,有相互參照的價值。如《海音詩》對咸豐1、2年冬春之交的澎湖大饑荒雖然也有著墨,但在情感流露與描寫篇幅上,《觀海集》則更為深入。〈草地人〉、〈唐山客〉、〈羅漢腳〉等10首樂府詩的創作動機猶如白居易〈賣炭翁〉、〈新豐折臂翁〉的新樂府精神,〈草地人〉言:「城中飽食但安坐,翻笑草地真蚩民。」反映城鄉與上下階層的不平等;〈楊花曲〉恰如近代版的〈琵琶行〉,寫良人從軍唐山卻一去不回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