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餘音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朱嘉雯

長篇小說。徐鍾珮著。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本書有二篇他序,分別由馬星野、耿修業撰寫,徐鍾珮自序與再版序各一篇。小說分為二部,第一部共29篇,第二部共35篇,總計64篇,約三十萬字。徐鍾珮取抗戰前十年為故事背景,並以第一人稱「我」為主角,令讀者有閱讀「自傳式」小說之感。作者從女主角的誕生著筆,透過她的成長,見證了一個動盪不安的中國社會,也刻劃出一個不能適應時代轉變的書香世家如何衰落傾頹,以致一敗塗地。在人物形塑上,作者著力於二種典型的刻畫:一是傳統社會中養子盼子的母親形象,如:祖母、母親、嫂嫂,她們都可以為了孩子吃苦受罪,唯一的希望都在兒子身上,最後也都失望。但那股剛毅的性格,卻代代相繼。另一是愛父敬父的女兒形象,如:女主角與薇姐。小說中數處描寫親子之間的純愛,包括父親獨自落淚,與失去自尊後的淒然笑臉,以及父親過世時撫棺痛哭與其後追思、遙念之文,其感染力引人悲憐。作者亦在小說中細數當時中國社會所面臨的諸般問題。在經濟體制的改變上,如:洋布的大量地湧入,使鎮上布莊倒閉,養蠶村民無以維生,並間接造成農村破產。而那些原本只依賴田地過活的文人,只好賣田還債。對戰時迷途青年與左派青年的反思是,他們懷抱著理想離家出走,卻發現理想與實際的落差,終至失望而歸,造成一批批青年的迷失。對自由戀愛的壓抑、對買賣式教育制度等,亦都有深刻的反省。文末,女主角經歷了悲歡離合與戰事的洗滌,憑著堅定不移、抗戰到底的精神,勇敢扛下家庭的責任,以「一息尚存、始終抗戰」的樂觀與信心,為全書增添了光明與希望的色彩。

瀏覽人次: 327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