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全書約45萬字。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0年5月初版。十多年(1970.5~1984.8)再版40次,是廣為人知的一部抗戰文學作品,也是紀剛目前僅有的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的完成非常艱辛,最早在1946年寫成〈葬故人〉發表在《東北公論》上,後因停刊中斷;1951年寫成20萬字的〈滾滾的遼河〉,並未完成;1957年寫10萬字〈愚狂曲〉,也沒有完成;一直到1966年四度執筆,綜合以上舊稿文章結構,重新改寫,於1969年41章、45萬字的《滾滾遼河》終於完成,距離初次完成於1946的作品已20餘年之久。《滾滾遼河》不僅當時在《中副》長期連載,同時《中副》也刊載許多讀者閱讀後的感想。單行本出版以後,最早由中廣公司製作為「小說選播」,全國連播。1970年獲得第5屆中山文藝獎。接著復興廣播電臺再製作為廣播小說,由全省36個電臺播出。1977年又由中視改編為連續劇於晚間黃金時段播放,造成了《滾滾遼河》在整個七○年代造成熱潮。《滾滾遼河》全書總共分為36章節,以第一人稱的敘述觀點,以感情故事穿插敵後抗戰史,描寫東北地下黨工實況的回憶錄。《滾滾遼河》具備了豐富的文學性與歷史性,更可說是紀剛身為地下工作人員的親身經歷,尤其在處理地下抗敵工作時,所必須面臨到的情愛、鬥爭、背叛、甚至犧牲生命時,如何在自我與國家做出正確的抉擇,人性的崇高與卑微更是這部小說中著力刻畫的主題。《滾滾遼河》不僅可以當成一部長篇小說的文藝作品閱讀,更可以作為一部見證近代中華民族血淚的個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