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集。尉天驄主編。臺北遠流、長橋聯合發行1978年4月初版。七○年代末的一場鄉土文學論爭引起眾多討論,各種聲音雜沓交替地湧現,在這次論戰中,黨營、公營的報紙全體動員批判鄉土文學,然而多數文章都是毫無理論基礎的謾罵,稱不上筆戰,尉天驄將此次討論的文章收錄,包括胡秋原的序,以及「當前臺灣的處境與文化課題」、「當前的臺灣社會與文學」、「從鄉土文學到民族文學」、「對媚外意識的批判」四輯,及附錄「對鄉土文學的批評」、「鄉土文學的座談和訪問」、「特別轉載」等共75篇,將各種不同意見納入,為這一次論戰留下紀錄。重要文章有〈從崇洋媚外到民族意識的覺醒〉、〈文學來自社會反應社會〉、〈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等以民族主義為經,寫實主義為輔的主張,強調反應社會、到處都有鐘聲,批評現代主義與現實脫節;著名反對文章則有〈不談人性,何有文學?〉、〈狼來了〉、〈消除文壇「旋風」〉、〈鄉土文學的功與過〉等動輒扣以紅帽子的言論;文末收錄張道藩〈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一文,較接近政府立場。由此書記錄了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重要文章,各種不同立場、族群的支持者各自詮釋「鄉土文學」的意義,有標榜鄉土即台灣者,也有認為鄉土指鄉下者,也有流於謾罵者,甚至甚至將鄉土文學貼上地域分離主義的標籤。陳明成認為這場論戰是「台灣戰後歷史中一次政治、經濟、社會、文學的總檢驗」,《鄉土文學討論集》完整收集此次論戰資料,可說是迄今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討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