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廖榮華

論文集。陳玉玲著。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5月初版。本書是以現代中國女性自傳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心理分析理論與後現代主義理論為基礎架構,探討〈女性自傳的主體性〉、〈女性童年的回憶〉、〈父權制的家園〉、〈女性的身體與物化〉與〈女英雄的崛起〉等相關議題,並建構一套女性對於自我認知、自我實踐的完整論述與評價。本書除序言作者簡介外,提出重要論點:認為「童年時期」,是女孩獲得取消種族、性別、階級、國度等差異的自由空間,如同置身烏托邦國度,可以享有前俄狄蒲斯(pre –oedipal)回憶無限美麗與想像,擁有溫暖且自由的心靈空間;「社會時期」意謂著進入父權制,象徵二元對立、價值分判的體系,是個別化、個體化、社會化的國度,是俄狄蒲斯結構的產物,必須切斷與母親的關聯,接受陽性中心主義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這種父權結構是兩性不平等及女性被壓抑與囚禁的痛苦根源。本書將女性的童年回憶視為對「過去(完整)自我」的追悼儀式,女性對父權體制的回憶記述則顯現陰性書寫(feminine writing)的解構力量。「女性自傳」對於女性「建構主體」的重要性在於以心靈探索的方法,強調女性「自我命名(name)」的力量,女性藉由不斷調整自我命名、自我定位的漫長內視過程,達到肯定自我、開發自我存在的獨特價值,進而建立自信、走出父權陰霾,對於女性重建凌亂破碎的身影,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瀏覽人次: 153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