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瓶中稿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何雅雯

詩集。楊牧著。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8月初版,後收入《楊牧詩集Ⅰ》,臺北洪範書店1978年9月初版。集中收錄1970至1974年間作品,五年間奔波來往於美、歐與臺灣,表現出詩人初過30的聞見感慨,除〈瓶中稿〉一詩視為5年間一切「睥睨和猶疑」的總結,置之卷首外,其他作品分為5輯:第1輯「追趕」包括〈風在雪林裡追趕〉等10首,第2輯「十四行詩」包括14行詩14首,第3輯「穿梭」包括〈玄學〉、〈經學〉、〈秋祭杜甫〉等15首,第4輯「航向」包括〈航向愛爾蘭〉、〈愛爾蘭〉、〈一個印度人〉、〈波昂‧一九七三〉等10首,第5輯「林沖夜奔」則標示為「聲音的戲劇」共計51首,另附作者〈自序〉與〈後記〉。〈自序〉中藉茫茫大海裡瓶中傳書,說明寫作當時的孤獨之感,將詩視為「於萬般無奈之中對於那個命運的試探和反擊,或至少是反映」,以昨日之詩投入海中,相信「詩仍然是最可靠的信物」。〈後記〉則說明五年間的往來經歷與詩作之關聯,隱約表明「柏克萊教育背景」、「臺灣鄉下人的原始血液」以及葉慈(W.B. Yeats,1865~1939)的精神淵源,並以杜甫之死「即公元七七○年,距今一千二百零五年」作結,傳達跨越時空的理解與呼應。當時現代詩壇論戰方酣,「舉世正滔滔於『社會性』的時候」,楊牧以〈十四行詩〉系列抒發個人懷抱,看似與潮流相左,然而楊牧指出,「所謂『社會性』誠然要從個人的良知和感情出發,良知指導感情,探索個人生命和群體生活的意義」,無疑為內向關注與外向介入覓得一平衡與基礎。觀察「航向」一輯對愛爾蘭革命的描摹、〈波昂‧一九七三〉為絕食婦人而生之同情與憤慨,以及琢磨聲音與文字互涉之藝術的〈林沖夜奔〉,無不出於內在良知所引發的判斷或情感共鳴;更甚者如總全集之首的〈瓶中稿〉:「但知每一片波浪/都從花蓮開始」,「不知道一片波浪/湧向無人的此岸,這時/我應該決定做甚麼最好?/也許還是做他波浪/忽然翻身,一時迴流/介入寧靜的海/溢上花蓮的/沙灘」,已經明確表達了對故鄉的關懷與介入,實為詩人長久以來或隱或顯、至此終於豁然的情感與生命核心。

瀏覽人次: 52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