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作品賞析與理論、史料、批評選集。張漢良、蕭蕭編著。臺北故鄉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共分五冊,一至三冊為《導讀篇》,第四冊為《理論、史料篇》,第五冊為《批評篇》;1982年4月起,一至三冊合訂為《導讀篇》,四、五兩冊合訂為《理論、史料、批評篇》,原來各冊內容並未更動。除〈作者簡介〉、張漢良的〈序〉、蕭蕭的〈後記〉,以及《導讀篇》書後的〈詩人小傳〉外,以1949到1979共30年為時間斷限,《導讀篇》選錄117位詩人的191首詩,每一首詩後均有一篇〈導讀〉,結尾處均註明執筆人;《理論篇》選錄15篇論文,《史料篇》選錄7篇重要史料,《批評篇》選錄19篇詩評,篇末均註明出處。張漢良在〈序〉中指陳臺灣詩選集的缺點有二:其一在於時間上有所局限,未能充份網羅各個輩份的詩人;其二在於它們都是純粹的「選」集,未能提供閱讀或鑑賞的方法。本書《導讀篇》之編著即針對這兩個缺點而發,蒐羅各個輩份的重要詩人,選擇其具有代表性的詩作,由來自中文系的蕭蕭與來自外文系的張漢良,根據閱讀與鑑賞的方法撰寫導讀,描述詩人風格、探討詩作技巧、剖析語言肌理、呈現節奏意象,理性分析與感性描繪並重互補。至於《理論篇》、《史料篇》、《批評篇》則分別針對詩的語言、意象、張力、象徵、風格等理論或與其他藝術的相關之處,以及現代詩的史料與實際批評,選擇三十年來最重要的文章,輯錄成書。本書為1949年以來,有計畫且大規模呈現臺灣現代詩發展情況的首次嘗試,對臺灣現代詩的推廣與詩學的建立有顯著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