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荊棘的《蕀の道》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柳書琴

日文詩與評論集。王白淵著。1931年6月由日本盛岡市久保庄書店出版。現收錄於河原功編《日本統治期臺灣文學集成18‧臺灣詩集》,東京,綠蔭書房,2003年月出版。此詩文集與1930年陳奇雲《熱流》、楊熾昌《熱帶魚》等,同為日治時期日文臺灣現代詩歌集之先驅。此書由謝春木〈序〉、60餘首現代詩、1篇短篇小說、1篇劇本、2篇論文組成,收錄作者從東京美術學校(1923~1927)至盛岡女子師範學校任教時期(1927~1930)的大部份作品,其中〈未完成的畫像〉、〈地鼠〉、〈給印度人〉、〈佇立揚子江〉,皆為膾炙人口之作。王氏思想受西方文藝美術思潮、哲學理論、印度獨立運動、孫文革命及社會主義思潮等多方影響,詩文集反映其對文學、藝術、哲學、弱小民族獨立運動,乃至社會主義運動多面向的關懷與思考軌跡。作者從東西文明差異及弱小民族解放等角度,思索亞洲民族獨立與臺灣解殖民問題,並以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作影射,批判日本殖民統治的非正當性,其中心思想在〈人道的鬥士:瑪哈托瑪‧甘地〉、〈甘地與印度的獨立運動〉兩篇論說中,展露無遺。印度論說反映王白淵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弱小民族獨立及殖民地解放理想,在《荊棘的道路》中具有重要地位,不過長期以來《荊蕀的道路》多被當作詩集接受。王詩深受泰戈爾、石川啄木等人影響,另外亦具有當時盛行之社會主義思想。其詩於歌詠生命自然、充滿哲思之餘,同時反映殖民地青年反帝反封建的變革思想、祖國憧憬與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理想,展現多元內涵。本書出版後深受旅日文學青年喜愛,《フォルモサ》集團中吳坤煌、巫永福、蘇維熊、張文環等人,均受其影響。

瀏覽人次: 256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