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集。劉家謀著。寫於咸豐2年(1852)夏秋之際,是有七絕百首創作,對清代中期臺灣的社會文化有深刻的描寫,咸豐5年(1855)刊印,韋廷芳盛讚「一切地方因革利弊,撫時感事咸歸月旦,往往言人所不敢言、所不能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的309種明清臺灣史料,《海音詩》列於明清臺灣詩集的第1種,可見其所受的重視。《海音詩》百首,每一首加自註,七言絕句本文形式統一,能較簡潔掌握描寫對象,「自註」部分不拘格律形式,可靈活記敘鄉土民風。第100首「四年炎海寄微官,虛喫天朝苜蓿餐;留得秦中新樂府,議婚傷宅總憂嘆。」這首詩是他創作《海音詩》的總結,敘述在臺四年擔任學官,非汲汲於鑽營私人利益,他希望藉由創作《海音詩》來回報朝廷。要在有限的100首篇幅,總結4年臺灣之行的所見所聞,以做為朝廷日後改善對臺統治政策的參考,材料上須有所揀選才足以涵攝不同層面的風土民情,故他在臺灣的重要作品有些僅見於他在臺的詩作隨筆《觀海集》,而不見於《海音詩》。《觀海集》〈寄筠川弟〉:「半生萍梗命,一卷竹枝詞。差喜頑軀健,炎荒久亦宜。」所謂的「竹枝詞」應當是指《海音詩》百首,此處他將《海音詩》視為廣義的竹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