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約伯的末裔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魏文瑜

短篇小說集。施叔青著。台北仙人掌版社1969年出版。此書共收〈瓷觀音〉、〈凌遲的抑束〉、〈紀念碑〉、〈泥像們的祭典〉、〈池魚〉、〈約伯的末裔〉、〈安崎坑〉7篇小說。從六○年代踏入文壇後,施叔青即以小說家的敏銳感受,一再反芻心靈的夢魘,渲洩年輕生命的騷動,早期的小說被認定是緊扣著「性、死亡、和瘋狂」的主題循環不已,致力於探討人物面對情慾的種種心理,尤以性壓抑為書寫重點。〈凌遲的抑束〉裡,浪子對祖母的衰老肉體,引發不正常的亂倫意念,導至內心的焦慮,日後走向墮落之途。〈凌遲的抑束〉主角李潔因母親的敗德行為,對情慾產生不潔的感受和恐懼,甚至影響她的婚姻。〈約伯的末裔〉則通篇以獨白為主要的結構,主角江榮娓娓道出童年記憶中,有嚴重懼內傾向的鄰居老吉,是如何在惡妻的精神折磨下,生病死去,而這一個「恐怖之母」的形象,卻造成少年江榮潛意識對女人的恐懼;再加上他曾目睹一對年輕夫婦縱慾的下場,更把情慾視為罪惡的根源。因此他只能不斷禁慾,甚而導至精神官能上出現焦慮不安、悲觀退縮等情緒。從前三篇作品可以看出,施叔青無非重譜了佛洛伊德的舊調:一旦性心理發生偏差或得不到滿足,便會導至潛意識產生變態行為。且施叔青往往誇張情慾的威力,在她筆下,性的巨大力量一旦闖入人為社會,經常造成的結果就是死亡和瘋癲,所以她慣用「性」為主題來凸顯兩性衝突,並引發「死亡和瘋癲」等結局為終結的情節模式。至於〈紀念碑〉、〈池魚〉兩篇著重於探討小人物的生活困境,透過他們在現實生活鬥的爭扎、沉淪,凸顯現實生活的本相,亦詮釋了現代人無可奈何且苟且的生存狀態。〈安崎坑〉則是施叔青六○年代末的作品,她自稱是受當時剛萌芽的現實主義之風影響所寫成。在這篇作品中,施叔青清楚勾勒出城市和鄉村人物不同的面貌和心理動向,並透過主角李元琴這一個由都市到鄉村,最後與鄉土認同的人,來表達出對鄉土的熱愛和對城市文明的不滿,表現鄉土救贖的主題,風格和前幾篇較為不同。

瀏覽人次: 287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