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柏克萊精神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何雅雯

散文集。楊牧著。臺北洪範書店1977年10月初版。本書所收作品20篇,多為1975至1976年間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所撰專欄「結廬隨筆」之作,附〈自序〉與〈後記〉說明創作時間的生活、情調以及各篇作品的寫作因由,又收桂文亞〈詩話─楊牧訪問記〉。楊牧將本書歸為「第一本隨筆散文」而非「第三本散文」,其實對本書所錄作品的文體風格有明確之定位,更接近五四以降的「雜文」傳統,以直接的切入、敘述、批評取代抒情與象徵,其中〈聞彰化縣政府想拆孔廟〉、〈人文教育即大學教育〉等篇即以井然之層次、明晰之辯說為文。然而本書又不宜率爾視之為純粹針砭時事的「雜文」:〈歸航之一〉、〈歸航之二〉傳達的仍是一己之疲憊情懷;〈瑞穗舊稱水尾〉、〈山谷記載〉在寫景之間充溢著故里鄉情;〈卜弼德先生〉、〈覃子豪紀念〉、〈徐道鄰先生〉以敘述彼此交遊始末、析論所寫對象之學術或創作特色,紀念逝去的故人,可謂中國古典紀傳文學的模擬與創新;凡此種種,皆於結構、筆法上經營甚深,一貫保持對文學本質的要求。因此,本書一方面傳達知識份子關切社會現實的使命感、責任心,認為「學院派的人應該時常窺其牖戶而知天下」,另一方面堅持文學形式的講求、藝術層次的追求,前者是「狂者進取」、後者是「狷者有所不為」的表徵,「狂狷的讀書人」也就可以視為楊牧對自我的理想與定位,是一切創作融合內向情思與外向介入的基礎。

瀏覽人次: 21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