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拾掇那些日子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魏文瑜

短篇小說集。施叔青著。台北1970年志文出版社初版。本書包含了〈那些不毛的日子〉、〈壁虎〉、〈火雞的故事〉、〈拾掇那些日子〉、〈曲線之內〉、〈倒放的天梯〉、〈擺盪的人〉等七篇作品。從〈那些不毛的日子〉這篇以第一人稱進行,半自傳性質的散文體小說,我們可以清楚地追溯出施叔青在鹿港的成長記憶,是如何形成她早期作品中詭異、神祕的氛圍──這一個從繁華到沒落的古舊封閉小鎮裏,處處流傳著鄉野俗譚,和生活中各種充滿玄祕色彩的習俗禁忌、宗教迷信,意外地擾動了敏感少女的心,成為施叔青創作的活水源頭。透過她獨特的心靈視角,這裏的人、事、物,已蒙上一層「陰森鬼魅」的氣氛,成為一個充滿死亡和夢魘的「荒原」。於是她挾帶這般的情緒體驗,將內心的夢魘和現實經驗相結合,恣意誇大成一個乖張駭人的小說世界。她早期作品裏所出現種種令人不可思議的鬼神、因果、性、死亡、瘋狂等主題,正是映現了在鹿港小鎮的成長背景。〈壁虎〉是施叔青的第一篇小說,藉由一個少女對性從恐懼到渴求的轉變,揭示了女性的性心理及情慾所帶來的支配力量。爾後,施叔青的小說,仍有不少環繞著「性壓抑」的主題打轉。事實上,促使她一再表現此一主題的動力,當和她所生長的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習習相關。尤其她所成長的鄉土社會,對「性」的禁忌極為嚴峻,所以作者有意透過小說書寫,來內省女性切身的原始慾望,並凸顯社會道德、禮教規範對人性的壓迫。而〈倒放的天梯〉、〈曲線之內〉,則探索人「存在」的問題,並以孤獨、疏離(異化)、困境、荒謬等套語和模式來思考生命的意義,明顯受到當時盛行的「存在主義」思潮的衝擊。不管是〈倒放的天梯〉裏,懸身於吊橋的潘地霖,抑或〈曲線之內〉盲童院的真實狀況,皆呈現出人孤絕、荒謬的生存狀態。至於〈擺盪的人〉寫於七○年代初,小說主要針對台北文化圈崇洋的現象做出反省,藉由R這個從美返台尋根的編劇家,來刻劃「邊緣人」擺盪於兩種文化之間的失根處境。從中可看出施叔青受七○年代文學環境丕變的影響,創作重心也轉移到文化認同、鄉土救贖等問題,展現了知識分子的社會關懷和反省精神。

瀏覽人次: 245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