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葉珊(楊牧)著。臺北藍星詩社1963年1月初版,後收入《楊牧詩集Ⅰ》,臺北洪範書店1978年9月初版。全書收錄1960年4月至1962年9月、葉珊於東海大學求學期間作品共43首,依寫作時間先後編次成書。書後附有作者〈後記〉,認為集中作品乃是「在一種若有若無的喜悅和悲涼下」寫成,「每一首都曾或長或短地佔領過我生命的某一個段落」,構成一個整體、籠罩過往三年的思維與活動,它們「純粹是個人心緒和思維的紀錄」,「本身是沒有什麼目的的」,文中並自承〈教堂的黃昏〉一詩表達「宗教的悲哀」,藉以擺脫對宗教、信仰、造物主的追尋與探問,發覺真正的莊嚴與美麗是「我們自己的存在」、是「這世界」。然而詩人亦云,自己「歌頌得最多的是一種沒有目的,完全聖潔的『美』和使人忘我的愛情」,詩人「不在乎外界的風暴」,「重要的是自己的沉思和默想」。所謂「沉思和默想」實可含括葉珊此一時期的創作核心,自《水之湄‧後記》即已提及,來自英國詩人華滋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of Lyrical Ballads’;因此,雖然意象與詩句的形成往往來自中國古典詩詞,諸如〈給憂鬱〉「我與你同臥,讓綠草掩彼此於春日/洛陽何寂寞,——古剎風月,深巷池苑/一騎飛奔而來,沒有蹄聲/沒有鞍影,消逝在異域遙遠」、〈給智慧〉「園囿啊,讓我化作一聲嘆息/悄悄自花牆裡飄出來」與「讓我獨自在雨地行走/穿過煙柳,穿過拱門,穿過一切宋代的美」、〈招魂〉「猶記得長安城裡豪雨的午後/雷紋商嵌的香爐/嬝嬝飛昇的篆煙/春草綠上了你默默的石階」等,無一不展現出唐詩與宋詞的點染,然而集中反覆詠嘆自我的處境、感懷、情意、詰問,實來自華滋華斯、濟慈(John Keats,1795~1821)等西方浪漫詩人以降,對於抒情主體(Lyric Self)的反覆探索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