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守夜的壁虎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張德本

詩集。錦連著。高雄春暉出版社2002年8月初版。除照片、自序、後記、附註外,全書收錄作者自譯1952至1957年的中文詩作共273首。日文原著《夜を守りてやもりが……》同時出版發行。這是錦連30歲以前的日文詩作,自譯出版成為繼《鄉愁》、《挖掘》、《錦連作品集》後的第4本詩集,但卻是探索錦連早年詩藝術的關鍵鑰匙。屬於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錦連,早年受中文能力的限制,在有限簡單的字彙中,蓄積深厚強韌的詩質能量。從存在的現場,批判文明,例如「歷史」、「澡堂」、「示威遊行」等詩都有尖銳的反省;〈團圓〉、〈乞丐〉、〈鋼鐵的由來〉、〈客滿列車〉、〈夜市〉則充滿關切庶民生活的情懷;〈軌道〉、〈夜車〉、〈旅愁〉、〈輾軋聲〉、〈平交道〉等則以鐵路意象建構獨特的台灣鐵路詩;從孤獨的形上思索中,深刻察覺時空的壓力,〈老舖〉、〈蟬〉、〈母親和女兒的照片〉、〈石碑〉等詩,是最佳的寫照;詩人感傷早年失去的愛情,本詩集約有近四分之一詩作流露失戀的寂寞與無奈;以旅行自我療傷,他從親近的台灣自然中,發展出以地名形塑的台灣地誌詩,〈日月潭之譜〉、〈苗栗的早晨〉、〈安平〉、〈三汴頭〉、〈雨中的驛站-馬鳴山〉等屬之。錦連透過日文理解西方前衛的詩藝術動向,並充分實踐了現代主義運動的精神,如〈檬果〉、〈腎石論〉、〈蚊子淚〉、〈腳〉、〈蓋章〉等詩富有意象主義的傾向;〈搬家的家當〉、〈布魯士舞曲〉、〈火車旅行〉是圖象詩的實驗;〈女的記錄片〉、〈眼淚的秩序〉、〈轢死〉屬電影詩的實驗;〈大廈〉、〈死與紅茶〉、〈時與茶器〉、〈雲與地球〉、〈馬頭〉、〈月亮與山〉等約有三十首超現實手法的作品。在台灣現代詩史上,《守夜的壁虎》以中日文對照出版,對研究戰後初期本土詩壇的實況,提出豐富的寶貴資料,錦連在《守夜的壁虎》詩集裡,進行充分的自我出土與解碼。

瀏覽人次: 332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