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失蹤的太平洋三號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簡淑玲

長篇小說。東年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3月初版。全書約近18萬字,充分展現了在高壓的政治氛圍下,知識分子熱切的救國心及高度的無力感。東年於1974年曾赴遠洋漁船上工作,本書即立基於他實際的海上經驗所寫成,然而重點並非在海上旖妮的風光,而是在於他對國家社會的思考。在初版序言〈船過水無痕〉中,他指出,對於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我們所謂的「知識分子」總是想得過多,而所謂的「群眾」則是想得太少,這種現狀使得大家都陷入孤獨無助的困境。然而,這種知識分子與群眾的乖隔與分裂,只是社會國家問題無法解決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知識分子自身之間的意見不同與分裂;而綜合了這些分裂,則造成一艘船失去掌舵的主力與方向,亦無怪乎導致失蹤的下場。書中以主人公「梅岑」與「華北」代表了不同思考的知識分子。在臺灣七○年代初高壓的政治氛圍下,華北因無法忍受冷硬的社會現況,而以類於自我放逐的心態,隨著遠洋漁船至海上流浪。而梅岑則基於對社會主義的嚮往,誓言要弄條船開往大陸。然而漁船上的船員和漁工,他們無感於任何主義,亦不懷抱任何理想,他們閒暇時餘只用來喝酒、吵嘴、打架、想女人,生活一如在爛泥中打滾,而不冀望任何提昇。華北認為國家社會前途應由知識分子及大眾共同的意志來決定,但是梅岑拒絕承認如此的大眾意志具有效力,因此在開往大陸的提議不被接受後,梅岑一意孤行,毒殺了其他船員,華北在驚殺梅岑後亦以自殺告終。全書寫實的手法,是七○年代知識分子的塑像寫真,亦充分再現了當時時代的虛無與茫然。

瀏覽人次: 353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