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論集。垂水千惠著、凃翠花譯。臺北市前衛出版社於1998年2月出版。此書總共分8章,分別是「二大日本語雜誌的產生—《文藝台灣》與《台灣文學》」、「年輕的日本語詩人—邱永漢」、「台灣作家的認同意識與日本—周金波」、「日本統治與皇民文學—陳火泉」、「多文化主義的萌芽─王昶雄」、「台灣文壇中的日本人─坂口零子和台灣作家」、「日本化與近代化的夾縫─呂赫若的清秋」、「早到的日本文學家─再談邱永漢」。臺灣從1985年至1945年歷經日本統治五○年,在接受同化的過程,曾從武裝抗日到非武裝抗日,然隨1937年的戰事爆發,臺灣人卻隨著小林躋造所倡的「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化」及漢文欄的廢止,而至1942年的日語普及率更是達58%,可謂是一種「皇民化」極緻的表現。垂水千惠以為何「明明是臺灣人,卻要做日本人?」為主軸作思考,以此來觀看所謂的「日本語作家」。然陳建忠在其評論中指出,他認為垂水千惠在批評周金波時,對周金波的認同問題是帶著同理心看待,因垂水千惠在關注周金波的認同意識的問題時,認為是因近代化過程而生的民族認同意識的妥協,然在批評陳火泉時,她卻以陳火泉藉由想要描繪出日本人滿意的皇民化現象,而得以升遷,故陳建忠認為垂水千惠忽略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的意義與小說的時代意義,且有著所謂的雙重評批標準。而垂水千惠在評論呂赫若時,亦是把呂赫若擺在一個曖昧的欲妥協立場,如呂赫若的作品〈清秋〉,她認為呂赫若在作品有認同日本近代性的意識流動在,然她卻忽略呂赫若心裡底層對變動戰局下,所隱藏的內心深層的憂鬱等問題,所以如呂正惠所言:「無法體會呂赫若委婉的『拒日』複雜情緒」。透過本書可看出日臺學者對「日治時期」所各持的不同觀點及書寫位置,然可藉由這樣不同的書寫策略以期有更多的對話空間,以期有更多全面性的觀點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