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台灣外記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黃文車

史傳式歷史小說。清江日昇著。又名《台灣外紀》、《台灣紀事本末》、《台灣野記》等。此書版本頗為複雜,計有:求無不獲齋刊本活字本、申報館叢書續集本、筆記小說大觀本等等。1959年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依據方豪的收集考訂,署名編印出版《台灣外記》共十卷,列為《台灣文獻叢刊》第60種,是為平裝本;此書精裝本則於1979年3月由臺北眾文圖書公司出版,列為《台灣文獻叢刊》第一輯。全書十卷,記載明熹宗天啟辛酉年(1621)至清聖祖康熙癸亥年(1683)之63年間事。《台灣外記》成書年代至今並無定論,然依序文記載及諸家考究,成書年代應是康熙47年(1708)至57年(1718)間事。是書除十卷內文外,書前另有江日昇自序一篇,陳祈永、彭一楷、鄭應發、余世謙、吳存忠等五人序文各一篇,以及江日昇的凡例11則。又附上鄭氏應讖五代記和平澎臺諸將姓氏等資料,以利此書閱讀。關於《台灣外記》一書的寫作動機,江日昇在自序中說是要「閩人說閩事,以應纂修國史者採擇焉」;然就鄭應發序文中說「使東旭非構訟感憤,徙倚縣庭,安得此書而傳於世」來看,江氏晚年潦倒失意的生活所激起的感憤之心亦應是促成其完成此書的動機之一。此書內容記載鄭芝龍據臺到鄭克塽降清間事,以鄭氏四代五主的歷史發展為核心,其中雖以清朝收編臺灣為天命使然,但江氏仍不忘表彰鄭成功開臺的功績;既夾敘南明各政權的敗落,但也記載寧靖王從容就義,五妃從之赴死等民族節義之事。作者的政治態度,尚稱客觀。此外,此書以編年為綱,以紀事為主,對於此63年間如明永曆偏安及清三藩軼事等重要史事的記載清楚有理;或有附記、附註、按語等補充說明,對史實掌握、疑點解除多有裨助。再者,或有以為此書文字「通俗」、「並不出色」,甚至「荒誕離奇」;但黃典權卻以為此書「生動通俗」,楊雲萍以此為有「興味處」,方豪更以江氏在書中述及顏思齊的用字異同,說明此書「用字並不含糊」。但若以史書的角度來看,此書失實的地方尚多,亦有迷信色彩存在。江氏雖有意以文言小說的方式進行歷史書寫,但卻缺乏小說的細膩描述與結構安排。即便如此,有關明鄭至清康熙間臺灣歷史,此書記載頗為詳實,仍具史料與研究價值。

瀏覽人次: 910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