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集。彭瑞金著。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全書共分3輯,探討臺灣文學的諸多議題,第一輯將重點集中在臺灣民族文學之上,共收錄8篇文章,過去70年來臺灣文學運動裡,臺灣的國家地位始終被刻意隱瞞,政治也頻頻介入文學的發展,導致臺灣文學沒有主體性的怪現象;臺灣是個移民國家,內部有多種族,因此作者期望臺灣文學的走向能夠朝多元的本土化發展,所以作者提出在台的客家人不要妄自菲薄、飄渺不定,應以「新客家人」的心情在台落地生根,回饋土地;對於島內泛政治的攻擊,作者認為中國文學是臺灣文學的一部份,是臺灣文學的養分但不是全部,大家應認真思索認同及自我定位的問題,切莫受統戰論調的影響,因為文學是沒有辦法離開土地及人民漂浮於空中的。第二輯收錄7篇文章說明幾場臺灣文學論戰的因果,由1948年的《橋副刊》輾轉至七○年代的鄉土文學論爭,再到九○年代的本土文學,曲折的歷程說明臺灣文學正名之路的坎坷及臺灣文學不屈不撓的精神。第三輯收錄9篇反擊所有不認同臺灣文學的論調,個個擊破,證實臺灣文學的主權歸復是不可阻撓的發展,最後申明寫作臺灣文學史,正面詮釋臺灣文學的迫切及必要。全書是作者於八○年代發表於各大報紙、期刊的文章合集,表現出作者迫切希望臺灣文學受到重視。作者以少數族群客家人的身份談臺灣民族文學的發展,由弱勢族群的觀點出發,多了關懷,少了強勢的主導。此書記錄了臺灣文學演變現象,也是瞭解臺灣文學發展的重要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