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少年小說。謝冰瑩著。臺北國語日報社1966年5月出版。本書於1964年以連載方式出現,作者把空間移到臺灣,根據她自己生活中的一段經歷,寫成一本中國式的苦兒流浪記,基本模式沒有什麼大變化,只是時空不同,敘述沿用傳統寫法,以全知觀點鋪陳整篇故事。全文以小冬的兩次離家經驗為主。小冬母親逝後,繼母一直虐待他,動不動就責打他,父親太軟弱,不但不阻止,還在一旁幫腔罵他。只有7歲的小男孩只好離家出走,到處流浪,提早體驗人生炎涼。他先後在公園、警局、法院、輔育院進出過,幸好他運氣不錯,遇到的好人多於壞人,才沒走上歧途。當然其中最關鍵的人物是言太太。她幫小冬安排進入輔育院,讓他有正常的生活環境。她在報上讀到小冬繼母和別人打架,被押在四分局,便去找她談小冬的事。言太太將小冬的一切遭遇告訴他父母,使繼母痛改前非,終於全家團圓。生活的不穩定感催使小冬早熟,比一般同齡小孩懂事。在整篇故事的敘述中,讀者可以看出,作者藉著小冬不同的際遇,說明兒童在成長期間,極需「愛」的滋潤,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利用言太太在不同場合給予小冬的教誨,傳達了另一個重要訊息:兒童在擁有他人的「愛」的同時,也應該懂得學習去「愛」別人。這本書以小冬的流浪為主軸,記錄了六○年代臺灣都會生活的一角,故事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