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土地的歌 列印 列印
類別:作品撰寫者:蔡明原

詩集。向陽著。臺北自立晚報社1985年8月初版。本詩集通篇皆以「方言」、也就是福佬話寫成。且如書名《土地的歌》所示,書中的詩多可誦、甚至可歌。王灝說「向陽在創作方言詩時,不但強調文學技巧,也講求其語音,更講它的語調及節奏,這也就是他詩中歌謠韻味之所由出。」詩集內容分成〈卷一‧家譜〉,〈卷二‧鄉里記事〉,〈卷三‧都市見聞〉。作者從最熟悉的家庭、親族出發,然後把關懷旁及至自小成長的村鄰鄉里,再延伸對到整個大環境社會的體見和觀想。在卷一裡,作者以童騃的眼光寫出幼年時對阿公阿媽、父母以及其他親友的懷念。卷二和卷三則是作者對整個的小環境和大社會的反思。有以反諷的筆法表現,也就是臺灣民間文學所謂的「倒刨正削」,例如顯貴篇、賢人篇、貨殖篇等詩篇。也有對民間藝術投以注視的民俗篇,尋常生活中的無奈與喜悅的起居篇。關於嘗試臺語詩的創作,作者自言在剛踏進詩壇因父親病重,「想藉詩來待父親說話,來探尋父親的生命」。而在創作過程中,作者也考察了許多臺語辭典,在用字方面儘量要求兼顧本字與避免閱讀上的隔閡。此外,這本詩集另一個特點是融入了臺灣口傳的歌謠與俚諺,讓臺灣民間文學有了新的展現的機會。林淇瀁認為「當時的向陽寫作臺語詩,可以視為是對華文現代詩的反動,通過民間文學的取用,最後他成功地顛覆了『正統文學』界的界定…在七0年代的臺灣,通過書寫,融會了臺灣社會的集體性、現實性與文化性於作品之中。」〈鄉里記事〉曾獲第六屆「吳濁流新詩獎」。

瀏覽人次: 310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