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選集。連橫纂輯。臺北台灣省文獻會1950年初版。全書約16萬字,分6卷,共收錄251位詩人,詩1109首。其選詩本「詩則史,史則詩」之旨,上自開臺草創,下迄割臺前後,序云:「乃集古今之詩,刺其有繫台灣者編而次之」。內容則與一般詩話不同,文云:「凡有繫於歷史、地理、風土、人情者則采之」,如能合乎此者,編者必不以人廢言,或以瑕瑜棄之。在編序上大致依循各時期所發生事件之先後,卷一的詩人有鄭成功及明鄭時期之反清文人如沈光文、張煌言,和清廷平臺後所派之遊宦,如孫元衡、郁永河等,大多描述鄭成功父子事蹟及臺灣風土。卷二為曾參與朱一貴戰役的官員和巡臺清吏與臺邑士人,如藍鼎元、范咸、吳玉麟、施世榜等,多詠朱一貴戰事和臺灣景物。卷三有弔因林爽文之役及蔡牽之亂陣亡者,如陳恭甫、趙翼、蕭子山。卷四記述因戴潮春之役殉難者,如陳肇興、查元鼎,另有吳子光等寄籍臺灣士人及有關澎湖詩作。卷五記載日、法侵臺之事,詩人有沈葆楨、劉銘傳、施士洁、丘逢甲等。卷六以描寫甲午之役敗績,清廷割臺前後之詩作為主,詩人如易實甫、許南英、黃家鼎等。又本書對於33位詩人之作品評論優劣,可略見其詩學理念;選詩中也記錄原住民之語言風俗習慣,可與漢文化比較異同;記遊詩描寫臺灣勝景,可欣賞當時臺地風光,為第一本內容涵蓋較為完整的臺灣古典詩集,頗有助於鄉邦文獻的保存及民族精神的發揚,尤其對《廣台灣詩乘》、《台灣詩錄》、《全台詩》之編纂更有啟後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