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普天忠憤集 列印 列印
類別:合集、選集、全集撰寫者:許俊雅

古典詩文總集。編者孔廣德,別號魯陽生,山東曲阜人。生卒年不詳,約光緒年間人,編選和出版此書時寓居上海。書分14卷,前12卷共收章奏29篇,議論99篇,詩226首,頌賦各1篇,詞7闋。後兩卷「增採章奏」32篇,一部關於中日甲午戰爭時期的詩文集。卷首朱印光緒皇帝關於甲午戰爭的「上諭」六道,並以其中「忠憤」二字題名。「上諭」中關於「遇有倭人輪船闌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和「當此創鉅痛深之日,正我君臣臥薪嘗膽之時」等語,亦為所收詩文的重要主題思想。次為孔廣德自序、張之洞等人序三篇。自序指出,當時文壇的主要情緒是因忠而憤:「或則懮憤而上封章,或則感憤而抒議論,又或則蓄其孤憤而形之於詠歌,無非憤也,即無非忠也。」「忠憤」也正是這部詩文總集的主要指導思想和編選標準。其目的是「使讀之者因恥生憤﹐因憤生勵,兼其公忠,群思補救,挽既倒之狂瀾,撐天下之全局」。這種「忠憤」正是民族情操在甲午戰爭時的具體表現。名為「普天忠憤」﹐則是因為採輯範圍甚廣,「上自朝士大夫,以至布衣女史,旁及西人」〈凡例〉。書中所收基本上是光緒年間作品,大多「有關時局,泣涕而道,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作如黃遵憲用血淚文字抒寫了對於祖國領土被宰割的無比悲憤:「城頭逢逢雷大鼓,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台灣去。」維新志士譚嗣同的〈感事〉詩:「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表達了沉痛的心情。其中頗多不經見之作﹐如無名氏〈冤海述聞〉。這部詩文總集﹐上承鴉片戰爭時期《射鷹樓詩話》的影響﹐下開阿英所編一系列反侵略文學集的先河。

瀏覽人次: 336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