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秋在彰化成立,由當時具前衛思想的新知識分子所組成的舊詩社,即賴和(懶雲)、陳滿盈(虛谷)、楊樹德(笑儂)、楊木(雪峰)、陳英方(渭雄)、楊石華(子庚)、吳蘅秋(純青)、楊松茂(守愚)、楊添財(雲鵬)等,或稱「應社九子」,由吳蘅秋取名為「應社」。前身為1925年賴和、陳虛谷創設的「流連思索俱樂部」,後因日本皇民化運動多方禁制,遂另組「應社」,取「同聲相應」之義,由〈應社招集趣意書〉可知其成立動機係見彰化文風不振,詩道萎靡,人心世風敗壞;為「講求吟詠的趣味,琢勵詩人的節操」,以接續明朝「復社」之精神為創立宗旨,頗有「興絕學於海濱,連聲氣以抗日,期台灣之光復」之義,迥異於其他以擊缽唱和為主的古典詩社,深具時代關懷與創作自覺。次年彰化復有「聲社」成立,正符同聲相應之義。前期從1939年創社至1959年籌編《應社詩薈》止,除了原本的9人,於成立三週年時經全體社員同意加入石錫勳(逸南),賴和於1943年過世,同年王克士入社,故一直維持10人的組織。後期因稿源不足、社員相繼凋零等因素,負責編輯詩薈的楊笑儂遂邀詹阿川(作舟)、詹阿本(友梅)、楊宗城(耕雲)、曾未定(材庭)、施澄江、高火順(泰山)、王桂木(夢蟾樓主人)等7人入社。前期成員多生於日本領臺前後,從小入漢書房學習,具深厚漢文基礎,兼以接受日本教育,受新思潮啟發,如賴和、陳虛谷、楊守愚等均是新舊文學創作的「二世文人」。教育背景多為醫學校或大學畢業,職業有醫師、記者、教師、商人等,因此視野遼闊,思維縝密。後期成員除了詹氏兄弟受過新教育洗禮外,其餘成員思想較為保守,行動較為穩健。1939年秋於陳渭雄小杏園首次集會,每年皆有春秋兩次定期聚會,亦不定期雅集,小杏園、默園、蘅廬、逸園、八卦山等是最常聚會之所。社員與臺中櫟社、彰化聲社互動較高。詩作多具濃厚政治、社會關懷,人數雖少,然具充分自覺和堅定立場,批判色彩強烈、詩歌清新、生命力蓬勃,堅持延續漢文化,鎔鑄新思想,在殖民統治之下為臺灣文化思考新出路,此為應社在日治晚期的時代意義和價值所在。有社員作品合集《應社詩薈》一冊,1970年出版,收錄社員17人代表詩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