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戰後台語文學運動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運動、論爭、思潮、事件撰寫者:呂美親

文學運動。約於1975~1980年之間萌芽,七○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與八○年代初的「台灣文學正名」議題,都沖積著含有民族意識和反抗極權壓迫的「台語文學運動」之形成。臺語文學蔚為風氣始於八○年代初期,首先將七○年代林宗源、向陽等人創作的「方言詩」之卑微地位,正名回「台語詩」和「台語文學」,至八○年代中期後,因應臺灣文學的自主性、本土化之臺灣意識的覺醒,更多語言學家和作家站在「正當性」的觀點出發,認為臺灣作家應以臺灣話作為創作語言,積極而有計劃地投入臺語的整理研究及文學創作,他們相繼在《台灣新文化》、《新文化》、《自立晚報》、《民眾日報》等黨外報章媒體、《台灣文藝》、《笠》等文學雜誌,發表許多臺語文學創作、理論與觀點。果然也展開一連串熱烈的臺語文學運動並引起極多爭議,如廖咸浩、陳若曦等人對臺語文學提出相異見解,隨即臺語文學支持者亦為文加以反駁,除語文書寫問題受反對者質疑外,民族認同的意識差別是極大原因,以致有所謂「台語文學論戰」發生。而戰後臺語文學運動與戰前「台灣話文」的倡議,皆因統治者以政治力貫徹外來語對本土語言的壓迫,使之歷經重大挫傷而無法歸位,因此,捍衛、重振、建設、發揚臺灣語文,是臺語文學運動者高度的主張和實踐。「運動」於八○年代末開始有刊物出現,如洪惟仁辦的《台語文摘》月刊,集結出版報章雜誌刊載的臺語文學相關文章、陳義仁牧師的白話字《Hong-hiòng》(風向)雙月刊等;臺語文學運動到達最高峰是在九○年代初期,林宗源、黃勁連、李勤岸、林央敏等30多位作家和學者,於1991年組織台灣史上第一個臺語詩社:「蕃薯詩社」,並於同年八月發行第一份完全臺語書寫的《蕃薯詩刊》,至1996年共出版7本專刊,每期皆以近三百頁的成書呈現,其中除刊載大量創作,更有熱烈的迴響與討論。而後陸續又有社團組織創立,「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TGB)便是串連各大學學生關心母語的組織,並發行《台語學生》雜誌,其他另有《茄苳台文月刊》、《蓮蕉花台文雜誌》、《菅芒花詩刊》、《台語世界》等,數量相當可觀。九○年代中末期,隨著臺灣社會開放、本土化與主體性的落實,臺語文學逐漸成為普世觀點,發表與論述空間也稍有擴大,如《台灣新文學》、《台文罔報》、《台文通訊》、《台灣e文藝》、《海翁台語文學》等諸多雜誌期刊,不斷努力為臺語文學教育紮根,而在更多元的文化與思潮衝擊下,空間受到主流更強勢的擠壓,臺灣各族語言與文化亦皆受重視,臺語文學的「運動性」又以不同策略繼續前進著。

瀏覽人次: 45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