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現代詩論戰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運動、論爭、思潮、事件撰寫者:蔡明諺

現代詩論爭。又稱「第二次新詩論戰」或「關(傑明)、唐(文標)事件」。1972年間,關傑明、顏元叔、唐文標發表了一系列批評現代詩的文章,由此引發了臺灣文壇對五、六○年代現代主義文學的全面反省。論爭以高信疆主編的《中國時報》海外專欄,胡耀恆主編的《中外文學》以及洛夫主編的《創世紀》詩刊為中心。現代詩論戰的發生有其相應的時代背景,一方面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發展到六○年代末,已經呈現強弩之末的疲乏感;另一方面1971年初的保釣運動,激發了臺灣旅美知識分子普遍的民族主義自覺,而該年年底臺灣突然退出聯合國,則觸動了臺灣島內政治與文化階層強烈的社會關懷意識。1972年初這股思潮在政治改革運動上雖然受挫,但其吸引了知識階層的普遍認同,轉而關注在文化層面上,則形成現代詩論戰最主要的推動力。高信疆在論戰中期曾說:「我們察覺到一個較大的趨勢是─讀者、作者,都共同要求現代詩的『歸屬性』。就時間而言,期待它與傳統的適當結合;就空間言,則寄望它和現實的真切呼應」(龍族評論專號)。因此標榜「傳統」的民族主義與推舉「現實」的社會意識,就成為現代詩論戰中最主要的訴求,並以此對抗強調純粹美學價值與突顯個人特質的現代主義文學觀點。現代詩論戰約從1972年中持續到1974年中,而可以1973年7月發行的《龍族》詩刊「評論專號」分隔為前後兩期。其中現實派的主要論者有關傑明、顏元叔、李國偉、唐文標等人,而現代主義派則多是以洛夫為主的《創世紀》詩人群。總括而言,現代詩論戰開啟了七○年代臺灣現實主義文學的風潮,其中「接續傳統」、「回歸現實」的主張在1977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中獲得進一步的深化,並延續影響了八○年代對臺灣文學主體意識的建立與思考。

瀏覽人次: 546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