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青年演劇運動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運動、論爭、思潮、事件撰寫者:石婉舜

青年劇運動。日治時期的青年劇跟職業劇團上演的新劇不同,乃是純粹的業餘演劇活動。1941年間皇民奉公會針對中日事變後傳統戲曲被禁導致農村普遍缺乏娛樂的狀況,有計畫地透過全島各地的青年團組織,鼓勵地方青年利用業餘投身戲劇活動,並施以戲劇專業的講習培訓,企圖藉此達到地方娛樂的自給化以及樹立地方文化的目的。在臺灣現代戲劇發展的歷程上,此運動乃是「新劇」此一戲劇形式自發韌以來,繼1920年代的新劇運動之後,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戲劇運動。臺灣的青年劇活動於1930年代興起,最早是由地方上的青年團體以練習日語為目的,所舉辦的類似於校園學藝會式的業餘演出。中日戰爭爆發後,青年劇活動在傳統戲曲遭禁之後逐漸受到重視:在原有練習「國語」的目的之外,逐漸負擔起地方政令的宣導工作,如「納稅宣傳劇」、「防諜劇」以及各式各樣的皇民化宣傳劇等。1941年7月,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的娛樂委員會成立,始積極地透過地方青年團組織推動全島性的青年劇運動。1943年4月,王井泉、林摶秋等人視青年劇運動為賡續1920年代新劇運動之契機,乃結合臺北州下青年組成「厚生演劇研究會」,擬透過舞臺實踐追求具本土特色的大眾戲劇。同年9月,隨著戰局緊繃,青年劇業務由皇民奉公會文化部劃入「臺灣演劇協會」下;至此,全島戲劇活動不分職業或業餘,統一劃歸官方一元統制,而青年劇運動亦自此走上全面配合國策、宣傳戰爭的道路。主要推動者有中山侑(臺北州)、瀧澤千惠子(高雄州)與松居桃樓(「台灣演劇協會」主事)等人。代表劇作家有中山侑、小林洋、吉村敏等。青年劇運動以明朗、健康為取向,同時揉雜著皇民化與戰爭的宣傳,可說是戰爭期國家總動員體制的延伸。然而,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此運動的推展使青年劇脫離原本學藝會式的表演方式,在戲劇技術上有所提昇;而運動的全面性與深入地方,也對臺灣社會之於新劇的接受與傳播上產生一定的影響。

瀏覽人次: 339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