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台灣文學的重建論爭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運動、論爭、思潮、事件撰寫者:許詩萱

文學論爭。「台灣文學的重建」論爭基本上是在戰後初期維持最久的文學園地《台灣新生報.橋》副刊上展開的,本省、外省作者們由於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造成對於臺灣文學歷史經驗及臺灣文學「特殊性」上的不同認知,而以各說各話的方式進行自我論點的闡釋,雖未得出具體的結論,卻提揭了各種延續至今在政治與文學上複雜未決的問題。戰後初期在「二二八事件」的陰霾下,《台灣新生報》於1947年8月1日開闢一個全新的副刊園地《橋》,在主編歌雷與本省作家楊逵的帶領下,配合著「作者茶會」的舉行,本省、外省作家紛就茶會議題及臺灣文學應走的方向及定位撰文發表意見。所謂「臺灣文學的重建」,就本省作家來說,是重建自二○年代以來因大東亞戰爭而終止的臺灣新文學傳統;就外省作家來說,則是以中國新文學的意涵來重建臺灣文學。《橋》副刊上所進行的論爭雖無系統性,但是觸及面卻相當寬廣,包括臺灣文學的歷史性,中國文學、臺灣文學的全體性與個性的關係,以及臺灣文學是否是鄉土文學、地方文學、邊疆文學,甚至包括方言使用等等的問題。鄉土文學、地方文學與方言使用的問題在日據時代的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戰中已有觸及,也是七○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中爭論的焦點,而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由於牽涉到臺灣文學定位問題,在八○年代的臺灣文學統獨論戰中成為主要議論中心。參加論爭的作者,包括外省籍的歌雷、雷石榆、揚風、胡紹鐘、陳大禹、駱駝英等,本省籍的楊逵、瀨南人(林曙光)、彭明敏、何無感(張光直)等人。這場「臺灣文學的重建」論爭,本省、外省作家都以臺灣文學的「特殊性」為討論的出發點,不同的是外省作家將臺灣文學的「特殊性」認定在日本統治臺灣50年的殖民歷史經驗上,所以作為中國新文學運動一環的臺灣新文學運動,在祖國化、中國化的過程中,臺灣文學的「特殊性」是急須克服的一大障礙,唯有把臺灣文學的「特殊性」經過「揚棄」的過程,臺灣文學才能和祖國的文學「異途同歸」。本省作家則認為臺灣文學的重建運動要在臺灣文學「特殊性」的基礎上出發,因為臺灣文學的「特殊性」是臺灣過去的殖民經驗、自然環境、生產方式、生活習慣交互影響而成的,正因為如此,所以臺灣文學有其「特殊的」發展軌跡,作為中國文學一部分的臺灣文學是自主而獨立的,它的最後目標是朝向作為世界文學的一部分而努力的。

瀏覽人次: 498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