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漢詩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術語撰寫者:江寶釵

「漢」係域外一一非中國領土內對中國的稱呼。域外有關華文研究,稱之為「漢學」(Sinology)。有關華文書寫,形式為古典散文者稱之為漢文;為古典詩體者,即統稱為「漢詩」。包括的類型有謎語、詩鐘、對聯、竹枝詞,以及其它七字仔謠歌等。由於政治版圖的變遷,臺灣漢詩經歷了不同時代,展現不同的面貌。1662年至1722年是明鄭時代,這個階段,沈光文是最著名的詩家。1723年迄1895年,為清領時期,前期的主要作者是遊宦詩人,孫元衡、周鍾瑄等,以及失意於科場,來臺寄籍或授課的詩人,如吳子光。清領中期以後,在臺灣出生、成長的本土詩人逐漸出現,如林占梅。日治時期,1895年至1945年,前期有遺民詩人林南強、洪棄生等,後期則有傅錫祺、魏潤庵、黃晴園、吳景箕等。臺灣古典詩開始被稱為漢詩,應係日本治臺以後,其大盛亦在此時。由於日本內地原就有一支接受自中國的漢學傳統,日本文人對漢學感到熟悉,同時,治臺初期,又有著以漢學籠絡士紳文人的需要,於是朝野特力提倡漢學。漢學之中,漢詩以它體製短小、便於記誦,得隨興創作,言志抒情,酬唱聯詠,莫不相宜,最受到日人的重視。在中國詩歌傳統裡,言志抒情為主軸,而酬唱聯詠,雖然源遠流長,卻從未取得主流的正當性。這種情形,到了日人統治初期形成大翻轉。日、臺人士往來聯繫,相當程度地依賴漢詩。為漢詩舉辦的聯吟會不計其數,標榜漢詩結社的同仁社團多至數百,並且發展出一種集體創作的形態,如以近乎接龍的方式,數人合撰一首詩,為「聯詠」;最常見的,則是會集一地,就特定題目進行撰作,稱之為「課題」。如有時間限制的競賽,稱之為「擊缽」。漢詩的創作經歷了日治時期的大盛,擴張了酬唱聯誼的「應用」的功能,言志抒情的取向萎縮,以致於流於酬酢。至國府時期,漢詩聯吟競賽的模式仍在,但已日漸邊緣,無法與新文學創作相頡頏。漢詩類型有詩集、詩話。發表的場域則包括報刊、雜誌、書籍三種。書籍出版的形式頗為多樣,包括:別集(亦即專家集,如《無悶草堂詩集》)、選集(如《瀛洲詩集》)、合集(如《櫟社三家集》)、社集(如《應社詩薈》)、主題結集(如《新年言志》、《昭和皇太子慶頌集》)、叢書(《台灣先賢全集》)。

瀏覽人次: 20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