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一種寄寓高深意思的故事(林守為教授)。寓言就是民間作者根據從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得到的某種哲理概念或處事教訓,虛構出一個和這兩者相合、相適的巧妙故事,以便更好地印證哲理或教訓,增強其說服力,務使聽者相信。(譚達先教授)。這種寓意深刻的故事,其特色在於故事角色全部是動物,篇幅短小,刻畫生動,富含教育意義,為很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學體裁。《伊索寓言》、《拉封登寓言》、《五卷書》同時並列為世界三大寓言故事。在西方國家家喻戶曉的《伊索寓言》,早在明朝天啟年間就有中譯本。1902年,林琴南和嚴璩合繹此書,正式取名為《伊索寓言》。法國拉封登的寓言,深受伊索的影響,〈北風和太陽〉、〈獅子和老虎〉等都是《拉封登寓言》廣被流傳的例子。《五卷書》或譯為《五書寓言》,是印度的寓言故事,該書現存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威爾遜圖書館。寓言的主題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寓言的故事是手段,它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大喻小,而體現的道理才是寫作的真正目的。寓言往往利用人類以外的生物為角色,採取的是擬人法。將生物人格化,故事情節精緻化而充分表達其寓意。至於《伊索寓言》、《拉封登寓言》在臺灣都有不同的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