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影戲、影子戲、皮戲、皮猴戲。運用紙或皮雕刻成側臉與側身的平面彩繪人物,以2至3根簽(鐵)桿將影偶緊貼於白色影窗上,藉由燈光自下(上)後方照射影偶,演師口白與唱曲,配合後場音樂演出故事。皮影戲在中國歷史上亦稱為影戲,在臺灣至遲至嘉慶年間依然以「影戲」稱之。後來才出現「皮猴」、「皮猴戲」與「皮戲」的稱呼。皮影戲的傳說可遠溯至漢武帝思念李夫人的浪漫故事。北宋時皮影戲已確立成為都會娛樂項目之一,擠入商業劇場表演藝術一環。臺灣皮影戲何時自何地傳入已難以考證,但可以確知的是,嘉慶年間已盛行於南臺灣。皮影戲主要是在臺南以南發展,清代多演出傳統劇目。日據時代初期,仍因循此傳統;中日戰爭後,日人山中登負責收編劇團,分為「第一奉公團」與「第二奉公團」,與瀧澤千繪子共同訓練台籍演師,巡迴演出日語劇本《日本桃太郎》等,以推行日語,成為宣揚皇民化運動工具。戰後,外臺戲恢復舊觀,內臺戲則由東華的張叫與張德成,自1952至1967年以《西遊記》、《濟公傳》等劇演遍全省200餘家戲院,甚具商業競爭力。1970年代傳統戲曲陷入低潮,1980年代政策開始扶植保護皮影戲,張德成於1989年獲頒第一屆重要民族藝術藝師。1990年代始於岡山成立皮影戲館,肩負保存與推廣皮影戲重任。近來推廣校園皮(紙)影戲,以描寫現代生活的非傳統劇本拉近現代觀眾的距離。每年文化局均舉辦國中小皮(紙)影戲競演,於劇本與刻偶上已見現代創意。目前高雄縣境仍有5團傳統皮影戲團,分別是東華、復興閣、永興樂、合興與福德。高雄縣文化局曾補助各團巡迴演出。除廟會神明誕辰的民間演出外,近來多於官方或機關、學校的「文化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