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四平戲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術語撰寫者:李國俊

又有四棚、四蓬、四評、四坪、肆評等不同的寫法。關於名稱由來,有多種不同說法,或以為來自地名,或以為由節拍得名。臺灣四平戲傳入的確實年代及來源說法也不一,一般認為與閩南四平戲有較直接的關係。相傳臺灣四平戲早期有「大鑼鼓戲」之稱,民間所謂的「老四平」極有可能為早期四平腔演唱曲牌的表演形式。連橫《台灣通史》說:「四平來自潮州、語多粵調」。臺灣四平戲傳入初期,可能在閩南四平戲的演唱基礎上,吸收外江皮黃唱腔,後來才蛻化為純唱皮黃腔的「改良」四平。臺灣四平戲的常演劇目有《薛武飛》、《文武雙魁》、《天貝山》、《西岐山》、《乾龍關》、《平水關》等,唱詞、口白原皆用正音。日治時期在宜蘭(新龍鳳班、重樂園)、臺北(復興鳳、全復陞、阿久仔班)、桃園(大榮鳳、小榮鳳、新榮鳳、新錦鳳)、臺中(新樂班、斐韻天、大錦鳳)、雲林、臺南(金福興、新復興)、高雄(新勝社、仿唐園)等地皆有職業四平戲班活動營生,臺南牛磨後並有四評業餘音樂團。從區域的族群分布看,這個早期臺灣流行的劇種應是受到閩南、客家族群歡迎的。戰後初期,中壢、平鎮、新屋等地仍有小榮鳳、天勝鳳、新榮鳳、金興社、華勝鳳、小玉鳳等四平戲班,此時為了讓本省人更能接受,四平戲的口白已因演出聚落不同改為閩南話或客家話,唱詞則維持官話正音。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的四平劇團以「大榮鳳劇團」及「小榮鳳劇團」最為有名,桃園縣為臺灣地區四平戲的「戲巢」,尤其中壢一帶,自日治時期以來,就出現過知名的戲班,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藝人,曾經有過相當燦爛輝煌的演出歷史。四平戲在桃園地區的閩南村落與客家莊裡,也都發展出適應不同觀眾的不同演出方式。目前本省僅餘少數年老藝人,已無任何四平戲團。1998年,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出版《桃園縣四平戲調查研究》一書。

瀏覽人次: 50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