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九甲戲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術語撰寫者:李國俊

又名高甲戲、交加戲、交甲戲或戈甲戲,早期與七子戲合稱為「南管戲」。高甲戲為閩南地區的本土劇種,係以閩南的「粧人」、「粉閣」、「宋江陣」、「打花操」等民間遊藝為基礎,結合閩南民歌與七子班文戲身段唱腔,且採用北方武戲鑼鼓,形成「南北交加」的演出方式,自清代以來流行福建各地,並隨著閩南移民帶往臺灣及南洋各地。高甲戲的音樂基礎為閩南歌謠牌調及南管音樂,常用曲牌有「玉交枝」、「漿水令」、「短相思」、「五開花」、「青衲襖」、「紅衲襖」、「生地獄」等。伴奏樂器文場部份為「噯仔」、「品簫」、「三弦」、「胖弦」等,後也採用南管「琵琶」。武場部分則以單皮鼓領奏,包括小鑼、大鑼、鐃鈸、堂鼓等。高甲戲演出劇目,有民間歌舞小戲《番婆弄》、《管府送》、《唐二別》等;亦有歷史大戲《狄青征西》、《李旦復國》、《包公審郭槐》、《昭君和番》、《吳漢殺妻》等。演出七子戲的戲碼則有《呂蒙正》、《陳三五娘》、《雪梅教子》等。臺灣特有流行劇目則是《火燒百花台》、《陳丁備》等。高甲戲在臺灣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臺中后里及彰化伸港鄉泉州厝是兩個有名的「戲窟」。后里的王包在民國初年,成立「小錦雲南管戲團」,為臺灣最早成立的職業高甲劇團。後分為「彩花雲南管劇團」和「錦上花南管劇團」,日治時期,已名滿全省,經常於臺北大稻埕永樂座等戲院演出。王包以唱大花臉見長,又能教曲、編寫劇本,曾改編《火燒百花台》、《安安趕雞》等劇本。音樂編制上採「南唱北打」,以南管唱腔揉以北管鑼鼓的效果,配合劇情的推演,於本省高甲戲的發展頗有貢獻。中日戰爭後,日人加強對臺灣的文化控管,限制傳統民族戲曲的演出,王包的「錦上花劇團」,因有蔡培火、楊肇嘉等先生的支持,才得到十年演出許可,使錦上花劇團成為日治時期少數倖存的劇團之一。王包所教學生遍及全省,戰後成立的高甲劇團,多數為其傳人組成。伸港泉州厝則是孕育最多高甲藝人的村落,最早有「新錦珠」劇團,後又分出「新麗園」、「正新麗園」、「新燦珠」、「生新樂」等劇團,大多由鄉人組成,在全臺各地演出,並多次赴菲律賓公演,盛極一時。但自六○年代後逐漸蕭條,目前已無職業劇團。2000年,彰化縣文化局出版《台灣高甲戲的發展》一書。

瀏覽人次: 924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