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福祿、福路班。指戲劇語言呈現「轉訛京音」(京音地方化之後的語言狀態),主要樂器使用提弦(殼仔弦、椰胡),唱奏彩板(倒板)、疊板、平板、流水、十二丈、四空門、鴛鴦板、緊平板、緊十二丈、緊中慢、慢中緊、緊板、反倒板、反流水、反平板等板式腔調,在北管票房中被稱為福祿派戲曲的聲腔劇種。從目前所知臺灣最早的亂彈票房彰化梨春園成立的時間來看,早在清乾隆、嘉慶時期,亂彈戲就已經陸續多次傳入臺灣。由於該時期正值花部亂彈在揚州興起與雅部崑山腔並立的階段,所以此一戲曲流風傳至臺灣時,內容先是以雅部崑山腔為主,花部亂彈為副,之後花部亂彈拔得頭籌,隨之傳入的便都是亂彈戲曲,因此臺灣亂彈戲的內容可以說相當龐雜。從臺灣中南部地區票房新舊戲曲雙教,與東北部宜蘭地區票房西皮福祿對立有所差異的情況來看,亂彈戲至少是循著兩大途徑,在不同時期分別從中國大陸傳入臺灣的中南部與東北部。縱然如此,亂彈戲傳入臺灣的確切時間,以及從何處傳入,以現有的資料還是無法很明確指出。1927年(昭和2年)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的調查顯示,日治時期各州廳演劇情況,以亂彈職業戲班佔有26團最多,因此亂彈戲可以說是當時最盛行的聲腔,也是臺灣最有勢力的傳統戲曲。影響所及,連臺灣最具本地特色的歌仔戲,以及布袋戲、傀儡戲,在劇目和聲腔上都可見亂彈戲的蹤跡。近年來,亂彈戲除了由少數北管票房梨園登臺演出子弟戲外,職業劇團僅見宜蘭地區少數歌劇團兼演,以及王金鳳「新美園北管劇團」專演,苦撐亂彈戲在舞臺上的生命。亂彈戲常演劇目有《黑四門》、《王英下山》、《探五陽》、《五龍會》、《倒銅旗》、《九江口》、《紫台山》、《羅通掃北》、《趙匡胤出京》、《藥茶計》、《斬經堂》、《紫花宮》等;腳色行當則有所謂「上六大柱」、「下六大柱」之分,上六大柱有老生、大花、正旦、三花(丑腳)、小生、小旦;下六大柱有公末、老旦、二花、付生、花旦、付丑。亂彈戲演出時,旦與小生多用假嗓演唱;三花為表演逗笑的腳色,基於讓觀眾易懂,說唱常以閩南語,其他腳色尚留「轉訛京音」;不過,近幾十年來亂彈班在沖州撞府過程中,為吸引觀眾,對白也逐漸轉用閩南語。亂彈戲藝人皆供奉戲神西秦王爺,演出時會在舞臺掛上「天官賜福」懸幔,劇團(內行班)多以「陞」命名,票房(子弟班)則以「社」、「園」、「軒」等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