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接受理論(Reception-Theory)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術語撰寫者:許銘全

即研究讀者對作品解讀、感受的接受史。此一理論興起於六○年代中後期,以德國康斯坦茨學派(Constance School)為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即為此一學派健將姚斯(Hans Robert Jauss, 1921~)。姚斯借用孔恩(Thomas S. Kuhn,1922~)《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所提出的「範式」(paradigm)概念,歸納過去的文學研究方法,整理為三種範式:古典/人文主義範式、歷史/實證主義範式以及美學形式主義範式。姚斯認為此三種範式割裂了「文學」、「歷史」與「美學」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因而有必要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即接受理論。此一理論同時架構了歷時與並時之下的作者、作品與讀者之間的多重關係,尤其著重讀者對作品接受、理解的重要性。姚斯於1969年〈文學史作為文學理論的挑戰〉(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一文中提出接受理論早期的基本觀點。其中最關鍵者在於提出「預期視域(horizon of expectations)」。受羅曼˙英格登(Roman Ingarden,【cf.現象學與現象學批評】)的啟發,姚斯強調讀者「具體化」的特質,認為讀者才是「文本意義」的主要來源,所以文本並無所謂的「客觀意義(objective meaning)」,僅具有各色各樣可供客觀描述的特質。讀者於閱讀之前,對其他作品的了解或對自我生命的體驗即為他原已有的「預期視域」,而閱讀過程中,這些預期會受到文本特質的挑戰,可能是更加確認、也可能完全不符、甚至預期視域被駁倒,在這些過程之中,讀者隨時在重新組構、調整他的閱讀預期,此即為閱讀反應,而閱讀反應才是構成文本的意義與美學特質之所在。因此,文學史即為讀者的接受史。時間變遷之下,讀者在語言或美學預期上可能會有所更張,而後代讀者與批評家不僅閱讀作品,同時也會涉獵前行讀者的閱讀意見,遂逐步形成一種對作品「詮釋與評價的歷史傳統」。受Hans-Georg Gadamer觀念影響,姚斯認為在單一文本與連續不斷的讀者群的多樣預期之間,應視此一傳統為一種持續的「辯證」或「對話」。將文學接受視為一種對話,即其所謂的「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英國學者M. H. Abrams(1912~)指出視域融合含括兩個理論層面:以「接受美學(reception-aesthetic)」視之,任一文本的意義與美學特質實為一組隱含語意與美學潛能,只有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積累了許多讀者閱讀反應之後,才能逐漸顯豁。另一方面,以「接受史」角度言之,此理論觀點轉化了傳統文學史觀念。傳統上的文學史,敘述許多作品的發展始末,而作品總有固定的意義與評價,但以「接受史」理論來看,隨著世代交替,讀者視域也會隨之變化,因而選擇哪些文本加以詮釋、評價的方式也會不斷地變遷。故文學作品不會有固定的或最終的意義與評價,而文學史則必然會是一種需要不斷重述的歷史。接受理論影響至今未衰。兩岸於1980年代後開始大量譯介此一理論,重要者如1987年大陸周寧、金元浦譯有《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此譯本結合姚斯之Toward Aesthetic of Reception與霍拉勃(Robert C. Holub)的Reception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後者國內亦有董之林的譯本《接受美學理論》。1990年後已有不少以接受理論觀點進行研究的接受史專著,例如蔡振念之《杜詩唐宋接受史》、楊文雄之《李白詩歌接受史》,大陸學者李劍鋒《元前陶淵明接受史》、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等等。

瀏覽人次: 3968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