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索引總覽
馬克斯主義(Marxism) 列印 列印
類別:文學術語撰寫者:潘少瑜

或譯為「馬克思主義」。馬克斯主義的創始者是德國哲學家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他以唯物論(materialism)為基礎來解釋人類歷史的發展,認為歷史反映了社會經濟階級之間持續的鬥爭,社會的「基礎」(base,或譯「底層」,即物質經濟條件)支撐著「上層結構」(superstructure,包括宗教倫理、政治制度、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等等),而佔據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bourgeoisie,或譯「中產階級」)則藉由「意識型態」(ideology)的幫助來宰制剝削「無產階級」(proletariat),以鞏固其既得利益與權力。應用到文學方面,馬克斯主義的目標在於揭露文本的意識型態,並因而帶出進步的政治與社會改革。馬克斯主義與唯心論(idealism)或形式主義(Formalism)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認為文學是社會與物質的實踐,在寫作、閱讀、詮釋、評價之時,人們已經有意無意地參與了語言意義的鬥爭,而此與權力系統密切相關。馬克斯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對文學藝術的評論較為片段零碎,也因而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其後馬克斯主義文學批評的演變大致可以分成幾個時期:首先是史達林(Joseph Stalin, 1879~1953)統治蘇聯的時期,大力提倡社會寫實主義,認為文學作品必須直接反映社會階級結構或經濟基礎,表現社會進步的過程,一般稱此種思想為「庸俗馬克斯主義」(vulgar Marxism)。二次大戰後,馬克斯主義分裂成許多流派,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匈牙利哲學家盧卡奇(Georg Lukács, 1885~1971),他讚美寫實主義(Realism)而批判現代主義(Modernism),並認為偉大的作家能夠超越自身的資產階級意識型態而反映客觀的社會現實。相對於盧卡奇對於傳統人文主義美學範疇(例如「真實」和「美」)的肯定,另一派的馬克斯主義者則偏重研究文學生產的物質與社會條件,而不相信文學具有超越時空的美學價值,例如法國思想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 1918~1990)即提出「意識型態國家機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的概念,認為社會的經濟基礎乃是藉由上層結構的力量所維持,而文學則是傳播意識型態的幫凶之一。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亦為馬克斯主義的一支,其成員包括阿多諾(Theodor Adorno, 1903~1969)、馬庫色(Herbert Marcuse, 1898~1979)等人,他們支持文學的現代主義,因為它們隱含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此外,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與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都對馬克斯主義理論的發展有重大貢獻。1970年代以來,馬克斯主義逐漸與其他思潮如女性主義(Feminism)、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結合,而對文學與社會的關係有了更細密深刻的論述。當代的馬克斯主義者越來越趨向認為文學不只是歷史力量的反映,更是特殊的、高度符碼化的社會實踐,它擁有自己的生產和接受條件、慣例與歷史。重要思想家包括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詹明信(Fredric Jameson,1934~)、伊格頓(Terry Eagleton, 1943~)等。三○年代左翼文學在臺灣的發展因著種種政治社會因素的影響,缺乏成長的空間和理論的建構,而七○年代臺灣的鄉土文學運動則在某種程度上吸收了馬克斯主義的觀念,可參考陳芳明、陳映真、尉天驄等人之研究著作。臺灣學者對於馬克斯主義的探討多半集中於其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層面,如洪鎌德、陳文團均有相關著作,然學界對其文學批評的研究相形之下較為缺乏。

瀏覽人次: 250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