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掌中弄巧、掌中班。指由演師利用手指、手掌、手腕置入戲偶軀殼內模擬人物表演的偶戲,並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地方音樂或戲曲元素,進而產生曲調、劇目,以及表演藝術上的多樣面貌。林鋒雄認為,布袋戲最早應該是由清乾隆年間流傳的「肩擔戲」發展而來,其成立並發展出細緻精巧的表演藝術大約在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間。「布袋戲」一詞最早見諸清嘉慶年間刊印的福建《晉江縣志》,其中「風俗志」提到「掌中弄巧,俗稱布袋戲」。目前所知歷史最為久遠的布袋戲班為1798年(清嘉慶三年)創始的福建泉州晉江縣「金永成班」,此時布袋戲係唱奏「絃管調」並向梨園戲吸收舞臺表演或戲劇元素。布袋戲傳入臺灣後,早期大體依舊唱南音、或潮調,有所謂南管布袋戲、潮調布袋戲,其後漸受在臺灣曾流行的聲腔,如亂彈戲、四平戲、平劇等的影響,戲齣、戲偶腳色、唱曲、後場音樂上選擇性吸收這些聲腔的形式內容,演出新編的「古冊戲」。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曾在二次大戰期間設置「台灣演劇協會」,逐步禁絕臺灣地區演出漢人傳統戲曲,規定只能以日本化戲偶演出布袋戲,當時全臺只有七個布袋戲班獲准演出。這類以日本化戲偶演出的布袋戲所衍生的觀念,讓臺灣布袋戲之後的發展,在音樂上不再侷限傳統聲腔音樂,戲齣也不一定採自傳統戲曲、小說或歷史故事,戲偶更打破了腳色行當限制,可以天馬行空創造更人性化或更怪異的角色。臺灣布袋戲的發展可以說愈來愈離開傳統戲曲聲腔的創作規律。二次大戰後,有長篇的武俠戲或金光戲的產生,此時布袋戲也一度從廟會野臺走入戲院,融入商業劇場體系中發展。因此可以說臺灣布袋戲從古冊戲中得到充足的養分,配合經濟成長,有了長足的進步;使得布袋戲的表演藝術超越了傳統彩樓所能表現的範疇。然而,隨著臺灣商業劇場體系崩解後,布袋戲除了多數在廟會或喜慶場所中演出各式各樣金光戲外,少數也受邀演出於政府或民間團體舉辦的文化藝術節目中;而在電視或電影上的布袋戲也展現出多樣聲光效果的形式內容,持續吸引著臺灣新一代的觀眾。布袋戲除了吸收傳統聲腔元素而發展外,也會隨著時空變遷而自我調適變化,如增加演師以操弄更多腳色,演出更複雜的劇本;建立後場制度並擴大戲偶與舞臺以滿足觀眾視聽享受,增益演出效果等,都讓布袋戲朝向更加精細的藝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