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為「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興起於1970年代後期,主要在反思並批判歐洲帝國在其前殖民地所造成的社會、文化、政治衝擊,以及種族歧視與經濟剝削,為那些在帝國論述中被邊緣化的殖民地人民尋找主體性,抵抗霸權的宰制力量。後殖民理論不只處理二次大戰後殖民地獨立的問題,也包括移民到歐美國家的第三世界人民的經驗。後殖民理論的重要批評家包括薩依德(Edward Said,1935~)、斯碧娃克(Gayatri Spivak,1942~)、巴巴(Homi Bhabha,1949~)等人,他們多半是出身於第三世界國家,而在歐美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因而對於自身的文化傳統在帝國論述下被扭曲改寫的過程有深刻的體認。薩依德於1978年出版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一書為後殖民理論的重要論著,他採用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方法論,來檢視歐洲人如何再現(represent)中東回教文化,將後者化約為缺乏主體性的「他者」(the Other),而不去理解它的真實面貌。斯碧娃克提出「屬民研究」(Subaltern Studies),悲觀地認為我們不可能還原被殖民之前的文化傳統,因為在帝國霸權的論述之下,它已被徹底改寫。巴巴則提出「雜種」(hybridity)與「擬態」(mimicry)的概念,探討殖民地人民的特殊心態與文化現象。後殖民理論沒有單一的學派或研究方法,它可說是科際整合的新興論述,批評家從史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各種角度去探討殖民現象,並且往往帶有濃厚的政治實踐企圖。若依照詹明信(Fredric Jameson,1934~)所說,後現代主義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則後殖民理論乃是抵抗全球化與資本主義侵蝕的最後堡壘。批評家一方面注意到殖民歷史對母國與殖民地所造成的物質影響,另一方面也探討殖民主義的話語力量(discursive power)如何形塑了隸屬人民,這與馬克思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影響有關。後殖民理論反對均質化的大論述,而體認到各殖民地、各種族的處境有其特殊性,甚至各殖民帝國對其屬地亦有不同的控制策略與再現方式,不可一概而論,否則將重蹈過去帝國論述的覆轍。後殖民理論在興起的時間上與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性別研究(Gender Studies)等學科相當接近,它們都表現了學院對於少數及邊緣族群的關注。自1990年代以來,後殖民理論的研究迅速成長,在臺灣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研究行列,探討臺灣的被殖民經驗及其深遠衝擊,陳芳明、廖炳惠等學者均有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