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料庫介紹
作者詳細
作者姓:
作者名:
資修
作者姓名:
林資修
作者別名:
幼春、南強、蹈刃、老秋
性別:
朝代:
清領─日治
帝王年號:
明治、大正、昭和
出生年月日:
1880
卒年:
1939
出生地:
彰化縣霧峰(今臺中霧峰)
卒地:
臺中霧峰
籍貫:
臺中霧峰
活動地區:
臺灣
個人簡介:
林資修(1880~1939),字幼春,號南強、蹈刃,晚年又號老秋,彰化縣霧峰人(今臺中霧峰)。明治三十五年(1902)與叔父林癡仙共同發起創設「櫟社」,明治四十四年(1911)梁啟超應邀訪臺,寓居霧峰時,極推崇林資修的文才,譽之為「海南才子」。大正七年(1918)林氏與櫟社詩友共同創立「臺灣文社」,發行《臺灣文藝叢誌》,以保存漢學為己任。大正十年(1921)起,與堂叔林獻堂並肩協力,投入臺灣民族運動,曾擔任「臺灣文化協會」協理、《臺灣民報》社長、「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專務理事等重要職務。由於對「臺灣議會請願設置運動」介入甚深,大正十二年(1923)「治警事件」後,與蔡惠如、蔣渭水等均被判刑入獄。晚年淡出政治運動,居家養病。林資修人格崇高,文學造詣精湛,對文化啟蒙和政治運動積極參與,使他受到新、舊文學界的敬重,在臺灣文學反殖民抗議精神的傳承上,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
林資修詩性靈與氣魄兼具,風格激昂慷慨,文采煥發,乃日治時期臺灣傳統詩壇之佼佼者,被譽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詩人」之一。張深切推崇他是「漢學界的臺灣第一才子」,楊雲萍說他是「臺灣四百年來最卓絕的詩人之一」,陳虛谷更推崇其詩文成就是「臺灣的最高峰」,楊逵則將他與賴和並稱為「臺灣新文學的兩位開拓者」。戰後自中國來臺的學者,如徐復觀、戴君仁、李漁叔等,也分別從人格風範、作品精神、寫作技巧等層面,給予高度肯定。&1生平作品由長子林培英編輯成《南強詩集》於民國五十三年(1964)出版,收錄詩作四百餘首,民國八十一年(1992)龍文出版社予以影印重刊。以下詩作以龍文本《南強詩集》為底本,&2參照李漁叔選編之「南強詩草」,&3以及臺灣大學圖書館所藏「霧峰林家頂厝捐贈之手稿」、《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誌》、《臺灣民報》、《臺南新報》、《風月報》等報刊輯錄編校,凡未見於底本者則依發表或收錄時間排序於後。(廖振富 撰)
專長:
漢詩歌
現職:
不詳
及第年:
官宦經歷:
參與團體:
櫟社、臺灣文社、臺灣文化協會
編著作品:
《南強詩集》
親族:
師友:
製表時間:
2016/12/13
備註: